电商助力,古田银耳更旺销
姚煜啟来到村民卓致建的菇棚收货。
台海网11月1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1日清晨,宁德市古田县城关的一栋民房三楼,20多名工人忙碌着,将银耳按不同大小和品相装进袋,封口、打包、装箱……
楼层角落的一个小房间里,出生于1992年的姚煜啟嘴里叼着馒头,两眼盯着电脑屏幕,回答着屏幕那端、来自大江南北的消费者的问题。
“我每天可以卖1000多单银耳,做促销的时候,可以卖2000单。”他说,他在电商平台拼多多开店卖银耳,随着冬季到来,进入了银耳盛产期,也进入了他最忙碌的时候。
而在距此二三十公里的吉巷乡薛后村,此时,村民卓致建夫妇俩也已在银耳菇棚里忙碌着微商土特产店名,给他们家3.5万桶银耳浇水。这个村不到4000人,有着近200个银耳菇棚。这些银耳,经过烘干,大都通过姚煜啟开在拼多多的网店,销往全国各地。
“闻着银耳香长大”
初见姚煜啟是在他的办公室里。今年,姚煜啟在电商平台拼多多上开了一家名为“姚亿瑶的店”的网店。从0开始,短短数月,如今店铺日销售额超10万元,主打就是古田银耳。
“从记事开始,家里就种银耳了,可以说我是闻着银耳香长大的。”姚煜啟说,他所在的村庄就是薛后村,紧邻翠屏湖。因地势较高,通风、光照条件适宜,水汽足、雾气多,适宜银耳生长,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银耳。他记得,小时候父母在村子里有一个木架、盖稻草的银耳菇棚,每年秋天农忙季节结束后,父母就开始种银耳了。
在姚煜啟看来,种银耳除了技术,最主要的就是要勤劳,从配料开始,装料、接种、管理,到最后采收、烘干,一批银耳的周期为两个月左右。“很辛苦,每天都要管理,特别是对温度、湿度的控制。”他依稀记得小时候,父母每天清早起床,打开菇棚通风,为银耳喷水,晚上再次浇水,关菇棚,“看着一根根菇筒上慢慢长出一朵朵白色银耳,感觉太神奇了”。
小小的银耳,慢慢改变了姚煜啟家的生活水平,菇棚也不断升级,村子里的银耳菇棚一座接着一座建起。
几年前,姚煜啟的父亲开始缩小银耳种植规模,慢慢涉及银耳培养基原料销售,这种培养基来源于棉花微商土特产店名,而本地不产棉花,要从省外进。从学校毕业后,姚煜啟帮着父亲采购原料,在新疆待了三年。“父母年龄在增长,一天天的老去,我就想待在父母身边,帮他们卖银耳。”姚煜啟说。
三个月“拼”出“十万+”
种植银耳的人越来越多,产量也越来越大,慢慢地,古田就有人尝试通过电商渠道销售银耳。
今年因为疫情,银耳销路受到很大影响,姚煜啟想到了曾经想过的电商创业。4月,他在拼多多开了店;6月底,他在店里挂上了银耳的链接。
“一开始,就我和我妈妈两个人,我负责进货、店铺运营管理,我妈负责打包。”姚煜啟说,他每天清早起床,深夜才休息,边开店边学习店铺运营知识。努力的付出,终于换来回报,他的网店银耳销量不断上升,自家种植的根本不够他卖。
于是,他开始向周边村民收银耳卖,如今,他每天银耳的销售量1000多单,若从进货量上测算,几乎要将他们村的银耳给包了。今年10月份,网店银耳累计销量突破10万件。
现在,他的网店位列拼多多土特产店畅销榜第13名,每天销量在3000单以上,主要是菌菇类干货,除银耳外,竹荪、茶树菇的销量也很不错。他的队伍,也从母子两人扩增至20多人。
古田县电商协会会长魏金说,古田县是全国电商示范县,年产银耳占全国的90%,2015年开始,古田县结合食用菌特别是银耳产业,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古田县已有电商企业412家,电商店铺2743家。今年1至9月份,古田县网络零售额累计9.13亿元,同比增长6.3%。
平台“助攻”回乡创业
姚煜啟说,这些年他也感受到电商平台在发生变化。“在第一次接触电商时,每天被网友问得最多的是产品本身,而如今,网友们问得最多的是‘几天能到’,不问问题直接下单的越来越多。”
如今,姚煜啟在忙两件事情,一是研究如何通过直播提高销量,二是准备将拼多多店铺升级为旗舰店。
魏金介绍说,依靠电商渠道,一批批青年返乡创业。目前古田银耳的网络销售仅占全部产量的10%,电商潜力巨大。在全县的电商中,拼多多平台上的商家正不断增多。当地一物流相关行业人士介绍,目前古田县县城每天发出的快递中,拼多多平台上的占了一半以上。
作为国内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的拼多多,起家于农业,致力于农业。数据显示,2019年该平台上农产品年成交额达1364亿元。过去5年间,拼多多的农产品销售规模一直保持着100%以上的复合式增长。2019年,全平台销量超过“10万+”的农产品超过1500种,同比增长了230%。据估计,2020年,平台上农产品销售规模将进一步增至2500亿元。
此前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拼多多平台已经直接带动全国超过10万名新农人返乡创业。“越来越多像姚煜啟一样的年轻人,他们懂电商、善经营,借助拼多多平台,不仅实现了致富梦,也让家乡好货走出大山、进入全国普通百姓的餐桌,带动家乡产业兴旺。”拼多多有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 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