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张小龙:花儿一样的你,刺一样活着
文/冯仑风马牛(fengluntalk)
“其实我并不内向,只是长得像内向的样子。关键问题是,我照镜子的时候居然也信了。”
很多人都喜欢张小龙,他看起来单纯且质朴,专注而又令人难以琢磨。“和菜头”曾评价张小龙是中国为数不多具有文艺气质的产品经理,除了网球、音乐和烟瘾,没有什么别的嗜好,沉默到像谜一样的男人。作为微信的创始人,在商业价值爆发的今天,张小龙选择了走出孤独,与光站在了一起。
1
1987年,武汉迎来了两个同龄的年轻人——雷军和张小龙,一个在武大、一个在华科大,巧合的是专业都跟软件相关。在华科大,张小龙成为同学中最早学习C语言的人,除此之外,网络、通信、游戏水平也是一流。平日里,张小龙排遣孤独的方式便是打球,他还喜欢在深夜里去池塘钓龙虾。
研究生毕业后,“码农”张小龙来到广州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他自我调侃,“世间大多数的创造,都源自对自己长相绝望的人。”于是研发出了一款优秀的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一度位居国产自由软件榜首,最高时拥有200万用户,而那时腾讯不过十万。但电邮软件是免费的,好几年张小龙都习惯于晚上写程序白天睡觉,能坚持下来完全靠兴趣,差点吊死在树上。“独处过久,会很容易发现你最难以忍受的人就是你自己。”
1998年秋天,在方正工作的周鸿祎经人引荐第一次在广州见到了张小龙。穿着大裤衩的他一把掐灭了手上的烟,拉着周鸿祎拐进了巷陌深处的小黑屋,淘了一叠盗版港片。临走前,周鸿祎跟张小龙坦言: Foxmail要加广告,要找到盈利模式。哪知张小龙给“怼”了回去: 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
在“饭否”上,你会看到一个完整的、自由的、真实的,会聊天、会卖萌、会抒情、会写诗微信张小龙的微博名字,会写段子、会谈论产品,会随手拍照,还会骂人的张小龙。例如,“哥做的不是产品,哥做的是发挥潜力的自由。”
可是,情怀真的能当饭吃吗?Foxmail的维护让张小龙越来越不堪重负,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也许再过半年,找不到合适的发展机会,干脆去美国微软算了。彼时,刚出任金山软件CEO的雷军给张小龙发来收购的邀请,张小龙一口价: 15万,最后因为雷军忙于联想注资一事,又不了了之了。
“黄了”,连《人民日报》也替他着急,2000年3月26日,一篇《免费软件饿着肚子挥洒冲动》的文章火了,作者认为张小龙只是个“悲情”的角色。有趣的是,发文后不到一月,Foxmail以1200万元被“博大国际互联网公司”收购,张小龙还被任命为博大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消息发布当晚,张小龙写下了一封深情的信: 从灵魂到外表,我能数出它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典故。因为它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时的意识。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反悔的冲动。
错过了第一波互联网冲击纳斯达克的高潮后,博大走向没落。2005年,张小龙和Foxmail被打包出售给了腾讯。此后,他在腾讯接手了QQ邮箱业务,做出了阅读空间、漂流瓶等产品,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陌生人交友渠道和新奇有趣的体验,大幅提高了邮箱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这一产品形态后也被移植到微信中。
三年时间,张小龙带领QQ邮箱成为中国最大的邮件服务商,他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连素来低调的马化腾都感慨,“QQmail团队是腾讯的骄傲和典范”。但与公司其它部门相比,QQ邮箱仍然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张小龙在腾讯最大的名气来源于“全广州最大的KENT香烟消费者之一”。
望着身边的雷军、周鸿祎、李学凌等朋友纷纷站在商业一线,文艺青年张小龙始终不愿迈出那一步,他甚至有些懒散,总是以“起不来、路上堵”为由不去深圳参会。
张小龙始终是一个赶潮的人,但他不在潮中。从一名程序员到一名产品经理,他学会了掌控自己的产品,但他始终无法掌控用户。然而慷慨的命运给了他第三次机会,而这次成功来得太大、太快了。
▲张小龙与马化腾同台表演
2
2010年11月的一个深夜,张小龙给马化腾写了封信: 我们应该做一个类似kik的产品,后者是一款简单的跨平台即时通信软件。为了区分QQ和邮箱,他决定只做一个老少通杀的版本。
“你去感觉现在社会流行一种潮流,或者人群流行一种潮流,像潮水一样往某一个方向走。这种暗涌,就是最前沿最具革命性的东西。”
马化腾应允了,回复了4个字: 马上就做。
张小龙感叹: 路过了死亡之谷和罪恶之源,现在终于可以坐下来喘口粗气了。
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那张一个人孤独的面对蓝色星球的画面开始进入人们手机里。
“这么多年了,我还在做通讯工具,这让我相信一个宿命,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
面对米聊、微博、QQ、Q信等内外部夹击,微信起初深陷质疑。在饭否上,张小龙留下: 多情之人看到情薄,多事之人看到事多……深情片语。
“更快,更高,更远。不是奥林匹克,是蚂蚱。”随着语音对讲、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一出,微信瞬间爆发了。到2012年3月,微信上线433天,突破1亿用户!
还不清楚微信未来规划的张小龙硬是带它突围出来了。一方面,微信始终保持着张小龙喜欢的极简主义风格;另一面你又能感受到文艺气质的灵光一现,比如迈克尔·杰克逊海报和口号。
张小龙希望这个平台能涌现出更多的有创造力的事情出来,而不是单纯做流量。
2012年7月24日,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做了长达8小时20分钟的演讲,里面谈到最原始的东西往往就是体验最好的,所以“摇一摇”选择了“来福枪”的声音进而舍弃了“裸体女人”的背景。
“我们后台的数据看到这种搭讪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微信张小龙的微博名字,但是无数的人在那里拼命的摇啊摇,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如果你们对女性的心理研究不透彻的话,你就损失了一半的用户,所以我们的产品经理现在都在看一本书叫《女性的起源》。”
“作为产品经理,一方面是自身要保持饥渴,保持一个觉得自己很无知的状态。但是对我们的用户来说,我们是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饥渴在哪里。第二点,我们要满足他们的贪嗔痴。贪是贪婪,嗔是嫉妒,痴是执着。所以当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在研究人性,而不是说在研究一个产品的逻辑。我们经常说什么是产品体验?总结一个字的话,产品体验就是爽,作为两个字来说是好玩。”
张小龙用微博举例: 用户上微博的原因是为了炫耀,是害怕孤独,不是利群而离群,是用它有追求感,来构筑另一个自我。所以微信的用户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只蜜蜂,不是一个人,我们要去研究群体的运作规律,开启“信”生活。
最后,张小龙用微博签名,“我所说的都是错的。”来结束演讲,他不喜欢教条主义,也不愿跟瞎子解释什么是光。那一刻,仿佛“马云附体”。
“我们发现很多人比我们更着急微信的商业化,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们确实认为一个好的产品它的商业化和用户的价值、用户的体验是并不矛盾的。好的商业化应该是基于不骚扰用户,并且是只触达他需要触达的那一部分用户。所以对微信和微信平台来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挑战不是在于说我们再多做多少事情,而是我们能够挡掉多少事情,才能让微信里面的内容非常干净。”
直到2015年1月,微信朋友圈才出现第一条商业广告,和其它平台相比,它精准而光鲜。
▲当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在研究人性而不是说在研究一个产品的逻辑
3
2016年1月,不愿露脸的张小龙首次出现在微信公开课上,现场爆发出的狂野尖叫声丝毫不亚于小米的发布会。面对镜头,羞涩的他红了一脸,右手一直紧插在裤兜里。
“昨晚看到我和微信的故事这个H5活动页面被人在朋友圈里晒出来,结果因访问量过大导致服务器几乎挂掉,然后就有人造谣打开这个链接就会把你银行卡的钱给偷了,吓得许多用户开始解绑自己的银行卡了。”随即,张小龙用自己的银行卡在现场进行了辟谣。
“许多人说,为什么你们的平台会变来变去?你们的规则为什么总是不清晰?为什么不能明确一点给我们写出来?很抱歉,我们确实给不出一个特别明确的东西,因为我们自己也是在变化。但我特别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不会跟任何的,包括外部的、内部的去做这种资源的交换取代用户价值的情况。”
张小龙更愿意活在自己能掌控的世界中,而对于无力去掌控的东西没兴趣。他的产品是一个可以满足用户社交、情感、自我实现等所有需求的地方。
王利芬拜访张小龙时,曾坦言每天长时间使用微信,吓得张小龙有些着急,“这不是好事。”
后来这些盘旋在张小龙脑子里的想法,演变成了2017年1月发布的微信小程序。
“我们认为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好的工具就是应该最高效率完成用户的目的,然后尽快的离开。所以大家会看到微信的朋友圈的分享会限制很严,所有的加好友都要经过你的验证通过才会加进来,事实上微信一直不鼓励你加太多好友。”
▲好的产品是自己会说话的
4
张小龙瘦了,他刚和微信度过七年之痒,站在2018年微信公开课舞台上的那刻,张小龙显得有些疲惫,不过很快他便调整了过来。
“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刚刚出现的是我玩跳一跳的画面,那个不是我最好的水平,因为有点紧张,我最高分曾打到6000多分,获得了一个称号叫立地成佛,一不小心变成了佛系。”
对张小龙来讲,小游戏是一个排遣放松的地方,简单到让你可以有一个面对自己的个人时刻,所以他一直认为一个好的产品是自己会说话的。
“对微信来讲,我认为我们每天在做的选择里面都遵循一个标准,就是这个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而不是说它是不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内部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情怀两个字,也从来没有说过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所以大家看到微信好像每一个版本的变化不是非常大,但是包含了很多选择,更多是一种舍弃。”
在产品之外,张小龙认为微信一直遵循一个价值点: 尊重用户,尊重个人。所以将“您”换成了“你”,系统设计成不保留用户的聊天记录,不给用户发任何的骚扰信息……
“我们所做的应该是尽可能的让更有价值的服务自己能够浮现出来被用户找到,而不是我们去左右。”
如今,微信用户达到10亿规模,其商业承载了整个腾讯转型的大理想,从增值服务、电商到如今的O2O。在某种程度上讲,微信和QQ的差别正如实体经济对阵虚拟经济,而后者只是前者的7%不到。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这个目标其实挺大,也挺难,因为我们确实只是希望做一个最好的工具,所以我们很少去谈平台,其实也很少谈生态,对用户来说平台是什么,生态是什么他并不关心。”
当微信火起来之后,相识多年的华中科技大学刘玉老师曾撰文写她眼中的张小龙,张小龙看后回复了邮件,表示很感动,已收藏,却不同意她发表。“你知道,我不想成为所谓的名人,也不希望成为大家口里的谈资,这些对我的工作没有帮助,反而会受到很多外界干扰。”
刘玉问他,真的不能利用假期回母校参加月底各种交流活动么?他摇摇头,低叹道,“很难很难,请母校谅解”。
“很多人以为张小龙是一个端着的人,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刘玉说。
Tags标签:微信张小龙的微博名字 微信张小龙的微博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