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店名字的由来与题写
自去年开了画廊以后,受附近奇石店铺影响,我也对奇石入了迷,其实早在2005年在荣宝斋工作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奇石,还给搞奇石的乔建新、王明义、杜文经等写过文章发在淄博晚报艺术大观荣宝斋专刊上,但那时对奇石收藏并不感冒,还没入门,还没发现奇石的魅力。
这几年因为搞艺术收藏报,接触了许多收藏家,收藏砚台的,收藏的陶瓷的,收藏钱币的,等等,当然更多的是收藏奇石的,接触的比较多,关键是陈东升老师对我影响非常大,因为他每年编撰出来的奇石巨著,都要签名赠给我一套,虽然我至今把书珍藏在书橱里,未曾仔细读完,当拿回家里首先要粗略浏览一遍,更重要的是从和陈老的接触中,我对奇石的了解也在加深。
后来又接触了那么多开店的石商,看了那么多石展,潜移默化中就对奇石产生了兴趣和感情,看上的石头总是想尽千方百计弄到手,错过了那个缘分就会遗憾好几天。
后来我开始在陈一河老先生那开始买石头,先后买过三块,后来又去老宗家里买过几块,都是小石头,花了了了的钱盆景奇石店名,后来翻了十倍先后被桓台和周村的两个老板买走。
再后来我去济南古玩市场买过新疆风砾石,买了一些,至今没有销售。
后来我又去博山、南博山、青州、临朐等地的专业市场和农民家里去买过多次,前前后后每次画廊卖了字画,我都会拿出一半的钱去买石头,有一次回来花的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
接触了这么多收藏界的专家老师,限于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多方面因素,我还是感觉收藏奇石更适合自己。
一是奇石无价,卖没有一定指标参考,买同样也是没有一定价格参考,全在缘分,全在砍价,就看你到什么地方买了。去农村,去石展上买自然便宜,去收藏家,去石馆去石店自然要高一些。
二是奇石市场刚刚渐趋抬头,入行相对门槛低,比起陶瓷字画投入资金要少的多。
三是奇石造假鉴别相对容易,不像陶瓷字画那样难,看的多了奇石造假、动手容易发现破绽。
四是奇石资源性决定了它以后的市场潜力,天然的奇石天下仅此一块,不像字画陶瓷可以造很多画很多,天下没有相同的两块石头,有的话其中一块就是假的。
五是奇石好保存,不像陶瓷字画容易碰碎了受到污损等。六是奇石收藏的过程是个锻炼身体开发思维相结合的养生过程,乐趣无穷。
也许因为看的山水画多了,也许悟透了一些艺术方面的真谛,也许因为自己先前的从艺经历,包括自己喜欢的摄影、根艺、盆景、书法、绘画、雕塑、等等,所以我自己感觉欣赏奇石自有自己的一套,有自己的眼光和审美标准,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自我感觉进步很大,去石展上看,去石店里参观交流,听老板讲奇石收藏故事,自己看书,也就是这几种学习途径吧,关键是要走出去,开阔眼界,见到好东西眼光渐渐就高了,多去石馆看精品。
时间久了即使搞不明白好在什么地方,也会养成一种感觉,当然遇到好的奇石,除了自己的财力、信息、渠道、眼光、魄力,等等以外,还需要缘分。收藏奇石的缘分,刚开始宁可买错,也不可错过,当收藏到一定阶段,就要随遇而安,不可强求,不可贪心,我对此深有体会。
如今大大小小的奇石自己也有几十块了,我还计划收藏一些,计划明年合适的时候再开个店,为此已经注册了一个店“云林石铺”,取自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一注册果然还没有人想到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石头店铺名,后来我去陈老师家里,说起来,陈老欣然为我题写了三张,直到我满意为止。
陈老在石界威望甚高,影响力很大,题写的店铺名字遍布全国,德高望重,他还是中国观赏石协会的科学顾问,是国家地质部承认的资质,他的这一资质不是像其他协会那样花钱就能买到的,而是人家国家国土资源部鉴于他在赏石界的影响而颁发给他的荣誉。
陈老的影响主要是他出版的多部赏石专著填补了国内、历史上的空白,他在奇石鉴赏、配诗方面做到了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教人学习收获与陶冶情操的结合,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没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是很难达到的,陈老的创举开了先河,此后许多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老师也效仿,把这种独特的赏石理论推广开了,我们经常能在报上见到这样的例子。
陈老的毛笔字写的很有味道,看似信手拈来,却也有出处,早年都是临过帖的,他的字不事雕琢,有一种沧桑美和拙味,以及雅趣,字里行间有神采,他的字我们不能用书法严格的标准来要求盆景奇石店名,来条条框框,不能用死板教条的法度来约束。
总之,他的字有自己的面貌特征,也有自己的影响力,对于一个八十高龄的老人来说这非常不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