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学 > 英文名字 >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投稿人:名字学起名网2020-10-31 11:06:36

中国名人的英文名_名人的英文名_名人的英文名

当被问到「为什么想到给中国人起英文名」时,杰萨普在一分钟后回复了一段绝不可能在一分钟内敲出来的详细文字描述——看来她经常被问这个问题。不少来中国的外国人可能都遇到过类似经历: 几年前杰萨普随父亲到成都旅游,认识了父亲的朋友王女士,王女士请杰萨普为女儿起一个英文名,杰萨普认为这是一份难得的信任名人的英文名,对此颇为上心。在仔细了解王女士女儿的性格特点以及个人理想等信息后,杰萨普想到了「Eliza」这个名字。这与奥黛丽・赫本出演的「窈窕淑女」女主角Eliza Dolittle同名,包含善良与优雅等美好的意味。王女士欣然采纳。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孩子的英文名,暗含了家长的美好祝愿/「窈窕淑女」杰萨普随后问王女士为何要给女儿特地起个英文名,王女士回答说: 中国人对起名这事相当郑重,给子女起名时,经常要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讨论半天,名字寄托着家长对子女的美好期望。相比之下中国孩子的英文名大多是英语老师随便起的,或者直接用某个电影人物或卡通形象的名字。将来孩子免不了要出国,或者跟外国人打交道,考虑到外国人念中文名有点难,起个英文名还是有必要的。而王女士不希望给女儿起个像Apple一样的奇怪英文名。不久,杰萨普认识了更多中国人,得知有人叫「Cinderella - 灰姑娘」,有人叫「Gandalf -甘道夫」。她很快意识到,需要起英文名的人应该不止王女士女儿一个。中国一年一千多万新生儿,他们的父母可能也会有类似需求,何况还放开了二孩。她开始把这个想法变成一门生意——一个由她打理的、专门给中国人起英文名的网站上线。在这个叫「特别名字」的网站上,用户选择性别之后,在包括「优雅」「乐观」「敏感」「自信」等12种性格特征选项中选择5种,一份命名申请就完成了。目前每次命名的价格是19.96元,支持支付宝。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Special Name官网首页网站算法会根据用户的信息从资料库中挑出三个名字,每个名字会附带相关细节,如名字的涵义以及同名的名人。如果用户对名字不满意,就得重新找到该用户登记的相关信息,然后再找三个备选项。要是还不行,杰萨普只好在跟用户详细讨论后量身定做一个。「卖东西嘛,总有客人会不满意的。」当然,偶尔也会遇到特别难缠的客人,杰萨普表示遇到这种情况只能道歉: 「很抱歉我们无法满足您的需求,我们给您退款,再见。」至今为止杰萨普只有一个助手,帮助她做些回复售后邮件等工作。整个业务最大的一块成本投入便是聘请外包团队,根据她的设想进行网页设计、完善起名算法。杰萨普对自己的客户做了一番统计,最大客户群为准妈妈和0—6岁儿童的母亲,占比87%。目前的客户主要为移民到国外的华人父母,杰萨普声称,来自中国大陆的一个新合作伙伴将会向中国用户全面推广她的网站,甚至准备邀请名人在微博上进行宣传。她预测,到2019年第四季度,业务将迎来几何级增长。杰萨普不愿透露营收细节。但早在2016年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还是高中生的杰萨普表示,自己靠这个英文名网站已经赚取超过48000英镑。彼时下单用户数刚刚超过20万人,杰萨普不敢把自己照片放在网站上的自我介绍栏里——让用户知道是个小孩做的,可能会不把这个网站当回事——为此她上网买了张面相稳重慈祥的中年女士照片贴了上去。时间来到2019年夏,自我介绍栏的照片终于换成杰萨普自己的,虽然看上去仍稚气未脱,但至少已经有了成年女性的样子。网站首页显示,「我们命名的宝宝」已经超过74万人。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创办起英文网站时,波・杰萨普仍是个高中生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给中国人起英文名的生意,不止杰萨普一个在做。长期在国外生活、工作的中国女生Arinta在淘宝上卖自制珠宝的同时,也会接定制英文名的单。网店的介绍里,Arinta表示自己「从高中起便在英国上学,在伦敦艺术学院学习珠宝设计,对发音和设计富有敏感的艺术创造力」,她将「根据你中文名起一个属于你自己、具备你个人特色的英文名」。定制英文名的整套流程大致如下: 顾客提供名字、星座、性别、想要的风格、自己的照片等内容,Arinta根据中文名纯手工查资料改编、设计,最后拿出6—9个英文名,其中有一两个「根据中文名音译转换成的英文名,独一无二」,3—5个「从外网上找的和用户名字类似音译的少见英文名」作为推荐,以及1—3个简单昵称,方便朋友和家人称呼。定价最早是68元,但做多了之后Arinta发现,从名字的编辑到售后回复都要耗费大量时间,因为她要跟对名字感到不满或不解的顾客慢慢磨。一个名字从接单、开始设计到最后客人认可、完成售后,要花上5—30天不等。于是Arinta将价格改为168元。定制英文名是这个卖自制珠宝的网店卖得最好的商品之一。置顶的那位评论者激动地表示,店主从事时尚行业,经常全球各地奔走看展、看时装周,「博学多才,真的有留过学」,正是给他起英文名的理想人选,比网上那种快速出活、复制粘贴的滥大街英文名好太多,钱花得非常值。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很多中国人的英文名,都是英语课或培训班的老师随便取的/图虫创意跟杰萨普的自动生成以及Arinta的定制相比,「Lindsay Jernigan - 林赛・哲尼根」的英文命名网站显得更为专业且系统。提供命名服务的是包括哲尼根在内的多人团队,网站上的介绍特别指出,「所有专家是外国人」。哲尼根介绍,「他们大多都是在命名学或语言学领域有过长期深入研究且获得过相关学位的专家」。哲尼根也有一个「为什么想到给中国人起英文名」的故事。2013年她来到上海工作,是公司当时唯一的外国员工。到公司的第一天她就听到了不少奇怪的英文名,跟家人朋友聊天时她提及此事,听到那些奇怪英文名的人个个乐不可支。哲尼根表示,她对这种嘲笑感到不大舒服,因为她从小就经常接触新环境,对被嘲笑颇有感触。她决定帮助这些同事起一个不至于被嘲笑的名字,而她创办的提供命名服务的网站在一年后上线。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华裔演员刘玉玲的英文名叫Lucy/「致命女人」跟早早发了一笔小财的杰萨普不同,哲尼根的网站运作4年多后,收支才刚刚实现平衡。一开始哲尼根和她的团队经常要花很大工夫向顾客解释他们真的不是诈骗分子,而在业务走上轨道之后,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向顾客进行英文名命名学的科普。「有人一上来就说,我想要一个Z开头A结尾的英文名,你起一个吧。这时你就得跟他解释,英文名有一套特有的命名法则,不能这么干。」因为是专家人工命名而非系统生成,哲尼根的英文名网站收取费用自然要比杰萨普的高。目前有三种定价: 98元起5个名字;188元起10个名字;348元起20个名字。这个价位让不少人有点犹豫,于是网站的「常见问题」中出现了这样一条: 「为什么取英文名这么贵?」网站如此回答: 「我们的取名报告和咨询定价都直接反映了取名专家所花的时间、专业技能及取名经验。也许现在还不够明显,但是取好英文名之后,这个名字将伴随你或孩子的一生。这会是别人每天称呼你的代号,也是你将会用来进行自我介绍的名字,还会被用在各个社交平台。」此外也有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如: 「我不会说英语,外国专家能帮我起英文名吗?」网站的回答让人感到亲切: 「不会讲英语不用担心哦!我们有专业的客服会帮你翻译,在微信群,你只需要打中文,我们的客服也会将外国专家的英语给你翻译过来。」但哲尼根并不鼓励这种做法。「如果你非要起一个英文名,你就该花点时间学学背后的命名文化,最好再跟我们这样的专业人士聊聊。」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外国人最熟悉的两个华裔英文名: Jackie Chan和Bruce Lee/「英伦对决」

中国名人的英文名_名人的英文名_名人的英文名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给中国人起一个英文名,这种做法在日益普及的同时,也带来了争议。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非英语国家教授过英语的美国教师「Rebeka Fergusson-Lutz - 蕾贝卡・弗格森-鲁茨」便一直对非英语国家的人起英文名持颇为强烈的反对意见。弗格森-鲁茨表示,在她曾经执教的中东、东欧、拉美等地区,学生极少使用英文名,偶尔有一两个也纯为好玩;中国学生则几乎个个都有。她认为这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这世上其实不存在英文名这个具体概念,比如英语国家里有几百万叫Carlos的人,不能说卡洛斯不是个英文名,但这个名字来自西班牙语,一个中国人用这个名字,就显得很突兀。「很多中国学生所理解的英文名,往往是盎格鲁-撒克逊族群的白人名。」特地起一个很「白」的英文名,「实则屈从于一种种族霸权」。至于说起个英文名方便交流这种说法,弗格森-鲁茨不以为然。「哪怕我口音很重,我还是会尝试用学生的本名称呼他们,这是种尊重。」而单纯为了自己方便,便要对方提供一个好念的称呼,「是在营造一种文化优越感」。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绝望的主妇」中Carlos夫妇雇佣的中国女佣当然,大多数人对起英文名这个事的看法并不会上升到弗格森-鲁茨这种地步。方便交流有时真的很重要,尤其当中外交流太过频繁的时候——比如在自己家里。资深媒体人黄啸与一位新西兰人结婚多年,一起在国外生活,至今仍无法接受对方把自己名字念成「晃叫」,「起个英文名,彼此都方便」。哲尼根也透露,常有顾客向自己抱怨,表示再也不想整天纠正外国人的中文名发音了。但她同样表示,自己也很抗拒那种为了方便交流随便起个英文名的做法,「英文名应该让交流的双方都感到舒服」。至于在职场,人们似乎更加无从顾忌英文名背后是否有什么文化霸权。自1997年起跟踪研究中国白领阶层多年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前学者「Laurie Duthie -劳丽・达奚」发现,随着商业社会中外交流增加,不少中国员工表示实在难以忍受外国同事念的中文名,索性起个英文名拉倒名人的英文名,也更方便日常的文书工作。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名人的英文名_名人的英文名_中国名人的英文名

杨迪的英文名曾叫「Happy」/「万物生长」此外,英文名似乎为中国职场带来了一种新的风气,即制造一种相对平等的交流模式。中文名的称呼方式背后,暗含许多人情世故的门道——比如直呼全名不礼貌,去姓称名又好像没那么熟,叫领导前辈的名字更是大忌,等等,而英文名凭着一层文化隔膜,「让人们从等级文化的顾忌中解脱」。马化腾、李彦宏这些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大佬,在公司内部邮件中也常以英文名自称——你猜对了,马化腾的英文名叫Pony。发展到后来,在华外企通用英文名已是约定俗成的规则,一些员工入职外企时若没有英文名,甚至不得不临时起一个。连一些中国本土企业——即便员工全是中国人,也可能互相以英文名相称,同办公室多年不知坐旁边那位的真名姓的情况比比皆是。再后来就有了那个著名的段子: 过年了,北上广的Mary、Vivian和David陆续回老家,变成了翠花、大妮和二狗子…

替中国人取英文名,竟然变成一门暴利生意

初入职场的杜拉拉想把自己的英文名取为「Lala」/「杜拉拉升职记」不过弗格森-鲁茨提及的观点,随着近些年国际上种族主义情绪的回潮,其现实意义开始显现。2009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议员「Betty Brown -贝蒂・布朗」曾发表争议性言论,称亚裔美国人应改名,因为他们的原名太难念。这或许只是某个美式大嘴议员博出位的招数,但2017年发生在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恶劣事件,让很多人对中国人的英文名有了更多思考。2017年春节期间,哥伦比亚大学不少中国留学生发现宿舍门牌上自己的名字被有意撕毁——因为这些名字用的是拼音,而名牌上写了英文名的中国留学生得以「幸免」。中国留学生们做出了针锋相对的回应,那些因为写了英文名而没被骚扰的人,特地换上了拼音名牌,并公开在社交网站上喊话: 我的拼音名牌贴好了,欢迎来撕。用英文名省掉的一些麻烦似乎还是没能省掉,多名哥大中国留学生随后录制了传播甚广的视频「说出我的名字」,他们在里面仔细念着自己的本名,认真地解释其涵义。

「我叫海歌,意思是大海的歌声…」

「说出我的名字」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本文